齊魯晚報訊 正值全民健身熱潮,健身房卻陷危機?日前,據央視財經報道,目前有60%的健身房處于虧損。高昂的房價地租,沉重的人力成本,低迷的用戶留存率,拉新困難,健身房資金壓力山大,屢屢出現倒閉關店甚至跑路是行業沉痛的現實寫照。在如此的市場數據壓力下,不少健身房運營者開始尋求轉型,希望在轉型中抓住未來。
來自江蘇泰州大丘國際健身中心的健身教練們開始忙碌起來,暑期健身房的旺季已經到來,其中高中畢業的學生也成為了健身房的主力軍。而在健身館里,最新引進的智能健身車成為會員們青睞的器械,也幫助他們留住了不少只是想“試試感覺”的客人?!斑@種智能的健身車上手比較快,尤其阻力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設置,保證適應每個人不同的需求。而且通過數據記錄,可以讓我和教練都可以看到數據,便于下次課程的設計?!崩峡蛻酎S先生表示,對于他來說,智能健身車的出現還是具備強大吸引力的。
與江蘇泰州大丘國際健身中心的情況相似,全國各地的不少健身房、高端健身中心都開始陸續引入智能健身器材,包括跑步機、健身車、橢圓機等器材在內,希望通過更科技感和人性化的體驗,一方面可以幫助私教們作出更合理、多元化的課程,另一方面提高更多新老客戶的復購率和忠誠度。對于他們來說,健身器械的智能化是健身房提高運營水平的重要手段,也是保證健身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脫引而出、繼續存活的關鍵。
2017年對于很多健身房運營者來說是一個挑戰之年。數據顯示, 2015年4月-2016年3月,中國健身房最多的前十大城市中,有8個城市的健身房數量增長超過 50%。而在很多城市為了搶奪有限的會員資源,健身房之間大打價格戰。一位長沙的健身房運營者表示,健身房年卡均價在2000元至3000元之間,才能夠保證健身房有穩定的收入,而為了拉新客戶長沙的健身房市場上年卡均價已經降至1000元至2000元之間,嚴重打亂了市場秩序。激烈的市場競爭,給健身房的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。
增加客源、提高復購率、增加盈利渠道,是目前健身房運營者不斷改良創新的最終目標,而其下最主要三大手段:
第一,嚴格規范健身房私教水平
目前,健身行業的私教流動性非常大,加之私教專業各有不同,一些從事銷售、部隊退伍等的人員也加入到私教的行業當中,相反專業體育院校畢業的私教很少。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在于:
一方面,高昂的私人教練課程的價格對行業以外的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。相關數據顯示,在二線城市的商業健身房,一節私教課程在一般在150元-300元之間,在北上廣這類一線城市則在300元-600元之間。很多健身愛好者覺得健身教練是個輕松而高薪的職業,進而轉行做健身教練。
另一方面,現在許多健身房對教練的職業要求其實就是銷售能力,而并非教學能力、技術水平或者訓練經驗。在業績的壓力下,健身房的教練為銷售疲于奔命,而無法去專注于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。加之健身房對教練剩余價值的剝削,更是讓許多有能力、有眼界和有客戶資源的教練不再愿意為健身房打工,而選擇自己開設健身房,或者開設健身工作室。
因此,健身房的運營者應該摒棄“不要考慮孵小雞了,也不要考慮那只母雞了,先把雞蛋賣了再說”的觀念,注重健身房教練的專業性培養,而不是一味的看重營銷、拉客戶。在健身產業鏈教中,教練才是核心資源,健身是一種相對專業的行為,需要健身教練有足夠專業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的技能。初學者沒有教練指導,動作不到位,不但沒有效果,還可能造成運動傷害。而專業的教練可以幫助其制定合適的運動方案,糾正動作,并提供運動防護和持久的健身陪伴督促,進而形成客戶粘度。
第二,尋找新的商業模式
傳統健身房以辦年卡為主、重人力、強調環境(如裝修、設備),其龐大的地推人員,導致團隊的臃腫,管理難度的加大,這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大弊病。一位資深的健身俱樂部銷售表示,盡管每年都有一批健身房因經營困境倒閉,新開業的健身房數量仍在與日俱增,而在“倒閉潮”和“開業潮”交織的背后,則是單一的運營模式。
因此,傳統健身房想要發展,必須尋找到一個全新的能夠實現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。目前“互聯網+健身房”的模式就是很好的借鑒,運用智能互聯體系打造健身房高效運營。健身房運營者可以通過互聯網的系統查看銷售收入、客流情況、會員信息等數據,以便在客流高峰期有效分流;健身教練可以隨時查看私教課預約情況,對會員體質情況進行跟蹤,實時回訪維護;健身者可以通過在線課程、健身數據等實現在線的學習以及與健身房、健身教練的實時對接溝通,掌握自身鍛煉情況。而這種互聯網+健身房的模式,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健身房、健身俱樂部所接受。
第三,實現健身器材的升級換代
在規范私教隊伍、尋求新的商業模式之外,為健身房更換智能化健身器材也成為了必然趨勢。
就在29日舉辦的世界智能大會上,李彥宏、馬云等大佬都發表了關于智能化發展的看法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就是智能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。而健身行業的智能化發展勢在必行。
前文提及的江蘇泰州大丘國際健身中心以及北京杰米健身中心,都在今年3月與上海攸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合作,引進一批智能健身車試水智能器械體驗。健身教練指出KM1930對大眾健身適用性較高,既可以擁有動感單車的高強度訓練條件,也可以智能調整阻力為普通健身者提供零基礎、低強度的健身車體驗。
當然,對于運營方來說,KM1930更低的空間要求是他們難以拒絕的最大優勢之一。這點對于緊湊型健身房、24小時健身房等新型健身房都十分實用,幫助節省運營成本,提高健身房利潤。針對高端健身館,攸途科技還提供了單車房解決方案,全景實境及多種趣味模式帶來全新的單車訓練視聽感受,讓枯燥的訓練過程變得更生動,激發學員訓練熱情。
據了解,KM1930在智能化方面是提出了健康管理、實景線路沉浸式體驗、多人遠程互聯等智能健身概念。同時通過KM1930智慧健身平臺以健身器械設備、數字內容(全景實境/虛擬內容)、軟件應用、數據運算處理、商業服務、云端服務等多重模塊,構成一個完備的全智能健身管理系統。通過用戶的運動鍛煉數據進行科學分析,形成可視化報告反饋給用戶,用以健身訓練課程作出參考指導。
在當下的健身房以及健身俱樂部當中,智能化的健身設備正在逐漸的取代傳統的健身設備,而傳統的健身房也應該從中吸取經驗,充分認識到實現健身器材的升級換代對于健身房發展的重要性,否則只會被市場淘汰。在全民健身的大時代背景下,智慧化健身才是健身行業的大趨勢。